查看原文
其他

美校申请,你能否把握好孩子的起跑线?——亲历美贵族学校筛选家长

沈群 Steven 中美企业峰会 2022-05-03

序  言


随着赴美留学的深度展开,越来越多的国人了解了美国顶级大学的申请之道。但有多少人了解美国顶级私立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是怎样申请的?
 
由于我儿子达到了申请幼儿园的年龄,所以我就不自觉地被卷入一场申请大战。已经来美32年的我,之前怎么也没想到申请个幼儿园小学这里面也有这么多门道!
 
所以我愿意把这实操中的经验写出来,分享给也要走上这条路的学生家长,以便早做准备。否则你以为出了高价学费就行,或者无目的的给孩子做了好多功课,但闹不好可都是些无用功。
 
当然,美国私立中小学很多,进一个比较好的私校并没有那么难。问题就在于你是不是要选顶级名校,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你就一定值得把这篇文章读完了。
 

孩子的起跑线到底在哪儿?


美国中小学体制普遍实施的叫K-12教育。“K”是kindergarten 即幼儿园或叫学前班,从孩子5周岁起;“12”即第十二年级,也就是上大学前高中的最后一个年级。因此所谓的“K-12”,就一个孩子从5周岁一直到高中结束的整整14年。

首先说明本文讲的是美国私立名校的录取。公立学校不在本文的讲述范围内,这不仅因为美国的公立中小学只对具有本地身份的孩子开放,而且其录取过程也没有什么竞争。法律规定只要你能证明孩子在该学区居住,你就自然可以入学。
 
私立学校可就全然不同了。每个学校自己定规矩,于是录取审理上就翻出各种花样来了。那些顶级的品牌学校受到来自全美乃至全世界名人富人家庭的追捧,其入学的竞争激烈程度比哈佛大学一点不差。洛杉矶就有这么一所。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全美国最难进的大学不是哈佛耶鲁斯坦福,而是一个叫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校。虽然她不属长春藤盟校,但这可是全世界人均获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全校长年保持学生人数只有约两千(这可是本科加研究生的总数),但已有76个诺贝尔奖得主出自此校。
 

国人对这所大学到也多有耳闻,那是因为就是这所学校培养出了中国两弹一星的元勋。
 
就在这所大学边上(相距40多米)有一所K-12的学校,叫Polytechnic School——这就是被人公认的“加州理工学院附中”!是洛杉矶为数不多的中小学里的百年名校。
 
洛杉矶当地人大多听过这所学校,但真正申请的人包括极度想让孩子进精英学校的华人家长却不多。因为严格的筛选导致的超低录取率使得众多家长虽心向往之,却知难而退。
 
但我却有点不服气,心想不到5岁的孩子,你还能怎么考?他还是一张白纸,啥都没学过呢!顶多校方也就是做些简单问话,而那也只能看看孩子是否神智发育正常,从而筛选掉残疾儿童吧?
 
再有就是审核家长了,他们能怎么审?像我这样的家长,除了跟那些近水楼台的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难以比较外,也不该输给任何外来的人吧?另外,我到也很有兴趣看看究竟是什么样家庭的孩子才能进这种精英学校。
 
于是,我就想较较劲给孩子申请此校。而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听说我给要给孩子申请这所学校时,在洛杉矶公司的员工马上提醒我:“Poly(加州理工学院附中的简称)可是很难哈,听说就算进去了也跟进地狱一样。”
 

我把此话转告老婆,让她要有思想准备。没想到老婆一听来劲了:你这么一说我就势在必得啊。(她属于人类中那种越战越勇的类型)。我拼了!咱一定得进这个学校。
 
“那你不怕咱孩子进去后跟进地狱一样吗?”
 
“他这时候学习不进地狱,长大生活就进地狱”。老婆毫不犹豫地说。——你别说,这话还真有点高度。
 
“那你小时候不是也没进地狱吗?现在生活不是也挺好?”
 
“我多悬呢!还不就是输在起跑线上了。要不是站在你肩上,哪能有今天?咱家俩都是儿子,以后能站谁肩上?还不都得被人站?”
 
看来孩子他妈已经明确了,就是要把孩子的起跑线定在这个地方。我还能说啥?啥也别说了,鼓掌吧! 

筛选家长,第一步是让你写作文


说美国这些顶级私立中小学是贵族学校毫不为过,因为它首先就是贵!以这个“加州理工学院附中”来说,就是5岁起一年学费也要3万多美金!(这不含食宿费啊)。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费不断递增。如果加上一些辅助活动的费用和学校经常会发生的小额捐款,14年下来怎么也得70来万美金,而这还没算未来一定会发生的涨价数字。想一想如果一家有两三个孩子上此校会是个什么钱数?那就绝非普通的中产家庭能支付得起。
 
当然,钱只是个前提条件,上贵族学校仅仅有钱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这个前提条件已经把很多家庭筛选掉了。
 
“贵”字后面还有个“族”,也就是说你是否属于社会中那个族群。大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英一族吧。贵族通常都是世袭的,(虽然也有少数贵族破落和平民受爵),那我这个美国的外来户能不能挤入那一族群?我的孩子有没有可能逆袭进入?
 
带着心中的疑问我开始了申请的程序。先是网上填表。填完表学校就了解了你家庭的基本情况。这一点与其他学校无大差别。
 
再接下来可就与众不同了。学校出了四个题目让家长回答,每一个答复不能超过300字。这些题看似简单,但仔细琢磨每个题目都暗藏玄机,甚至暗藏杀机。就看你是否能够心领神会,走出雷区。
 
对家长考作文——这也算是美国式拼爹吧。但在学校没法给5岁孩子考试的情况下,我对此还是有些思想准备的。
 
第一题是这样的——“告诉我们您的家庭背景、兴趣和文化特征。您的家人将如何独特地融入Poly充满活力的学生和家长社区?”
 
家庭背景和兴趣都好说。这家庭的“文化特征”可就大有讲究了。你怎么描述和概括?无论你说高说低都将把自己暴露在学校录取工作组的面前,供他们去评判,比较和筛选。
 
而后面问的问题就更不简单,“融入Poly社区”已经不容易答好,关键是他还问你如何“独特地融入”,你的回答要是不够独特的话,你家孩子还能被录取吗?
 
要想在这篇文章中出奇致胜,作为家长的你要做多少功课?
 
再看第二篇作文——“请分享为什么Poly会对您孩子的学业、社交和个人成长带来积极的教育体验”。——这就是明摆着让你必须吃透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于是我赶紧上学校官网研读各级校领导的话。
 
校长约翰·布雷克是这样说的——
任何一天,我们的社区都充满了挑战和激励我们的活动和想法——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 Poly教育远远超出了准备考大学的范围——它激发了对知识的终生渴求、对个性的欣赏以及为更大的世界服务的真正愿望。我们的毕业生在Poly就做好了履行自己才能的承诺,并能过上有意义、有目标的生活。
 
——这段话真让我对这个学校有全新的领悟——上完这种理念的中小学校,大学本科再学不学完都不再那么重要!因为已经培养好“对知识的终身渴求,为更大世界服务的真正愿望,并做好了履行自己才能的承诺”。美国确有很多这样的先例,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他们有能力顺利地被哈佛大学录取,但却等不及也没有必要把那个本科读完。而他们依然取得超众的成功,并且他们最终也确实“过上了有意义、有目标的生活”。
 
这时我才发现只有不够牛的中学才拿多少个毕业生升入顶级大学来炫耀,而真正牛的中学根本不在乎大学。
 
看Poly小学部主任Paula Martin是这样说的——
在低年级,我们的目标是为终身的好奇心和自信的学习奠定基础。我们的教师提供对个体的关注,并对每个学生的学业和发展需求做出回应。在这些基础阶段,低年级课程鼓励集体发现、相互成就和迎接挑战,同时培养对社区和个性的尊重。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既热情又富有挑战性的学校社区——一个孩子们带着顽皮的精神学习的地方,并在成长过程中找到尝试和超越的信心。 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学术成长和社会情感发展上,因为这两者对于我们的学生作为学者和普通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向我们的学生灌输服务他人并成为有贡献的公民的愿望。我们努力培养对他人的尊重和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希望这种好奇心会伴随我们学生的一生。

——这些话不禁让我想到了那些诺贝尔奖得主,他们哪一个不是(特别是科研类的)有着终身的好奇心才能永不倦怠地研究,从而最终锻造出对全人类都有价值的真知灼见。
 
而她所讲的“对学生在学术成长和社会情感发展上的双重关注”不正是我们希望下一代在儿童时期就能被学校所坚守的?否则即便是一个人学业出类拔萃,但稍遇挫折就想杀人或自杀,那又是多么有害的人生!
 
说句实话,当我读完这些学校的理念才真正激发了我要让孩子进此校的冲动。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才觉得学校要求的每篇文章不超过300字有点少,因为我想说的确实很多。
 

纸上谈兵不够,实践才出真章


当我把前两篇作文完成,进入第三篇的题目,才发现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考作文的范畴。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家庭实践,这篇作文你还真就写不出来。看看这题吧——

“我们相信包容、卓越、正直、善良和慷慨是Poly的核心价值观。请选择poly这些原则之一,并分享其在您家庭的世界观、理想或信仰中的重要性”。
 
这里恐怕就表明了一点——上贵族学校,哪怕你再有钱,只要是暴发户就很难被录取。因为你还没有那种贵族的家庭实践。你怎么能分享这些核心价值观在你家庭中的重要性?
 
学校在这里就是要把家长的理念掰开来揉碎了的认识,把每一个申请家庭的信仰与生活实践摸个底透!
 
好在我在人生的后半段抓住了“贵族”的尾巴,展开了慈善事业的实践。于是我就选择了“善良和慷慨”两项原则,以我创办中美慈爱基金会为例,回答了此题——
 
善良和慷慨是我们的家教。我的父母将这传给我,我也会像火炬接力一样将她们传给我的下一代。我相信这是支持我们人性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人类可以不断地向更高文明层次发展的基石。
 
六年前我了解到一个美国家庭连续收养了6个中国残疾弃婴又遇到了生活困难,我就觉得我应该为她们做些什么。后来我又了解到美国总共收养了超过十万名中国弃婴,其中82%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而这些家庭中有一个不小的百分比也都遇到了一些生活困难。于是我就下决心捐资成立了叫做中美慈爱基金会(英文名:A Perfect Love)的慈善机构,专门从社会上筹款并捐献给这些家庭。我的理念是不能让这些家庭献出了大爱却得到不幸。
 
时至今日,作为这个基金会的创始人和运营一线的负责人,做好这个慈善事业已经成为我日常的工作。
 
我和我老婆都同意让我们的孩子多接触这样的家庭。让他们从小学会爱和奉献。这将有助于他们成长为善良和慷慨的人,从而使他们未来能有益于社会和人类。
 
——答题这样交上去了,不知Poly 的录取组会给打多少分。
 
不得不说,学校设计的这种题目能在相当程度上规避家长申请时使用写作枪手制胜的可能。因为这些答案不是能编出来的。所以虽然是开卷考试,但家长却难以作弊。
 
更何况校方后面还有对家长面试一关!如果这文章不是家长亲手所写,面试官在学校与家长见面时云淡风清地说一句:“您在申请文中那一句写得真不错!”——这话你可怎么接得住?
 
学校把题目出到这种水平,我相信是他们建立在该校110多年录取审核经验之上的结果。
 
而这样层层筛选家长后胜出的孩子,一定是根红苗正的精英家庭的后代。他们不仅家境殷实,而且三观卓越,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学校的教育,未来想不成才都难!

结 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起跑线,我这次给孩子申请加州理工学院附中的过程就是在美国把握孩子起跑线的经历。我的感触是这项工作无法速成,也难以“恶补”。只有家长先行跑在前面,孩子的起跑线才可能在高端定位。
 
我们当然懂得人生的成功并不决胜在起跑线上,而过去四十年中国的巨变也产生了很多弯道超车的经典范例。但是弯道超车时不也最容易弯道翻车?所以如果能在起点上选择和把握,那孩子的未来不是走得更从容,终极理想的实现不是更水到渠成?



中美企业峰会主席
沈群
推荐阅读

这世上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一次颠覆“学校”概念的经历

● 逼着孩子优秀的我们能否追上孩子的步伐?——一发而不可收你准备好了吗?

● 在全民盲从中最冷静的声音 —解读她睿智的失败学

● 当前留学美国怎样才能安全无忧?——致将赴美读书的家长和孩子

● 一个孩子向父母索要的成人礼 ——怎样锻造出如此的精神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